弘展农业网 >> 对开蕨

德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地风子

2022-07-13

德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导语·中国蔬菜网】蔬菜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州享有山东北菜园,京津南菜园的美称,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广辟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蔬菜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农业农村经济稳发展、保供给、强产能、提质量、转方式、增效益的任务很重,要突出抓好八项重点任务,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提升‘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如今蔬菜生产已从昔日的家庭菜园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不断成长和发展壮大的产业,它一头连着农民,另一头连着城镇居民,所以蔬菜产销都涉及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全市各地按照生产基地化,基地园区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思路,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某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下面,就2014年德州市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德州享有山东北菜园,京津南菜园的美称,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广辟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攀升。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菜篮子工程和两高一优农业战略的实施,各地继续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着力点,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质量,提升生产效益,全市蔬菜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截止2014年底,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57.7万亩,比上年增长4.1%。蔬菜总产量达到584.04万吨,比上年增长4.9%。实现产值89.7亿元,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27.1%,蔬菜产业与粮食产业、水果产业一起构成了种植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生产品种看,大白菜、芹菜、菠菜产量居前三位,分别为140万吨、89万吨和20.9万吨,合计占到蔬菜总产量的42.8%。受市场需求的带动,部分蔬菜品种生产出现快速增长。其中,菠菜产量增长55.7%,南瓜产量增长20.1%,豇豆产量增长45.3%,食用菌产量增长3.9%,传统蔬菜发展稳定,新品种蔬菜发展后劲充足。

(二)设施蔬菜生产持续增长。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全市设施蔬菜生产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生产规模稳步扩大,产量比重有所提高。从生产规模看,全市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1.1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2.04%;设施蔬菜产量达到170.4万吨,增长5.4%,分别占全市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的26%和29.2%,比去年提高了1.8和0.17个百分点。分设施类型看:智能温室种植面积0.08万亩,产量0.3万吨;日光温室种植面积8.5万亩,产量33.7万吨;中小拱棚种植面积7.04万亩,产量30.8万吨;其中塑料大棚的播种面积和产量最高,为25.5万亩和105.7万吨,分别占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的62.1%和61.9% %。通过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使全市蔬菜复种指数得到提升,蔬菜产量稳步提高,蔬菜的常年生产和供给能力得到保障。

(三)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升级,农民市场意识空前高涨,我市蔬菜生产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努力下,实施绿色餐桌工程, 各蔬菜基地严格五化标准,实行六统一 管理,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和扩建高标准蔬菜园区59个,2.8万亩,其中临邑县理合务镇的焦楼农业科技示范园,禹城龙力公司建设的鳌龙国际农业产业园、向阳坡二期工程占地都在千亩以上,规划标准高、建设力度大,发展效果好。全市高标准蔬菜园区总数达到266个;其中有机认证的园区有20个,绿色认证的55个,有无公害认证的21个;有商标品牌的园区91个。

(四)蔬菜产业品牌化初显成效,唱响德州放心菜。截止目前,全市通过培育西瓜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西瓜专业乡镇、村扩规模,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改良品种、建设一批精品西瓜园提品质,评出德州市知名品牌8个,帮助合作社或企业与超市结成对子,积极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推进大禹龙腾、美东等二十多家合作社或企业与德百超市、银座超市德州店、扒鸡美食城等超市或酒店达成长期供货协议;庆云鲁丰全力打造社区放心菜店,目前在德城区建店10余家,运行良好;运河九龙湾通过发展活体蔬菜,直供各大饭店,让人们吃到了即时收割的新鲜菜,给人们全新的感受。

二、当前制约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及问题

蔬菜生产在经历了数量的扩张之后,无论从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连年创历史新高。但与当前德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发展及构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农业生产方式简单,科技含量不高。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直接影响蔬菜种植质量。截止2014年底,我市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人员为251.5万人,增幅与上年同期持平,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从事蔬菜生产的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文化程度总体偏低,接受新事物慢,技术水平偏低。菜农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因老龄化,还存在农技指导困难、创新能力弱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现象。直接影响蔬菜产业的发展。另外,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在蔬菜工作管理上相对薄弱,导致一些重大技术项目的实施推广力度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市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蔬菜价格变化诡异,市场信息流通不畅。蔬菜是鲜嫩产品,市场价格瞬息多变,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辣翻天此起彼伏,供求矛盾转化快。目前德州蔬菜的市场环境、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还相当差,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超市等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仍显落后,蔬菜营销市场的载体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国内、外大市场街接不紧,市场对生产的引导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菜农由于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现菜贱伤农的现象,势必严重影响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其次是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不利于于稳定农户收益,也使农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风险较大。再加上我国的农业生产跟风严重,导致农产品价格经常大起大落。

(三)蔬菜深加工水平仍需提高。蔬菜深加工的规模和水平是蔬菜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目前,我市的蔬菜产业仍以大规模的初级产品种植为主,蔬菜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发展滞后,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增长缓慢,种植、加工、营销、流通一体化的格局尚未普遍形成。另外加工企业各自为战的发展模式,很难在市场上形成价格优势和品牌优势,没有形成抱团闯市场的意识,更没有群体竞争力。

(四)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扶持力度不强。一是土地流转速度缓慢,土地向大户集中面临困难。目前,我市蔬菜种植主要以单个家庭种植为主,成百、成千的集约规模化种植大户很少,规模效益难以显现。二是流通企业的资金周转不足。伴随着国家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加大,一些流通企业流通资金不足。由于农产品品种多,数量大,资金需求较高。农村信用社是农业贷款的主力军,为了鼓励农信社增加贷款,不得不给他们一个利率上浮的政策。至于农民借用地下钱庄和抬会的钱,所支付的利息就更高了。要素的不平等交换是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也是城乡利益不均等的突出表现。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国家对粮油生产和养殖大户进行补贴和保险,但未将蔬菜种植大户纳入补贴和保险范围,加之因市财政困难,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投入不足,这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都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加快现代蔬菜产业发展,是保障城市生活必需品有效供给中带有全局性的大事,是构建德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现提出以下应对策略及建议:

(一)建立市场体系建设,构筑流通网络平台。市场是连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桥梁。应重视蔬菜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网络,把搞活蔬菜流通,扩大销售作为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为实现蔬菜产销一体化,首先把各大蔬菜批发市场纳入统一的信息管理网络,在搞好信息传输的同时,重点做好市场行情的综合分析和预测,提高宏观指导水平;其次加强蔬菜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市场和区域市场,加强与各大中城市联系,建立销售网点,街接全国大市场,发挥市场中枢作用和龙头作用,扩大市场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各镇农贸市场的蔬菜摊区,逐步形成以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集散点为一体的宽领域、全方位、开放型蔬菜流通网络。

(二)培养营销人才,壮大蔬菜营销队伍。要在蔬菜部门、基地镇街、市场培养各级熟习基地和市场、懂管理、懂经营的营销人才。在蔬菜产地,不断培育和壮大蔬菜营销体系,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及蔬菜营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服务,如加强与德州市场无公害蔬菜配送超市的合作,建立订单配套生产基地,形成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与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学校、餐厅、单位等签订供货协议,发展配送服务等。

(三)推进标准化生产,创建名优品牌。以加工型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企业技改和新产品研发,大力扶持发展蔬菜汁、蔬菜粉、蔬菜脆片、冻干蔬菜、调理蔬菜和膨化蔬菜等精深加工业,实现向高附加值的转变。此外,采后处理转型增值技术应大力推广,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和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创立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如蔬菜采后的清理、修整、分级、包装、预冷等,是产品增值和提高消费方便程度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整体效益。

(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当前人民的突出愿望便是食品安全。如何实现在保证吃饱的基础上,让百姓能够吃好,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测,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要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vpn网关价格

自动计量包装秤报价

IMD模内注塑价格

海尔阳光太阳能

专业加工十字轴

国产LM358价格

打磨机出租

环保篮报价

万用插头报价

映美精价格

友情链接